黄立华教授探讨“文学与神经叙事”:一场跨学科的思想盛宴
作者:张劭祺/文 褚温琪/摄 来源:国际学院 时间:2024-11-07 16:26:32 浏览:2024年11月5日,在温州商学院国际学院,一场名为“文学与神经叙事”的主题讲座吸引了众多教师和学术爱好者的目光。本次讲座由国际学院黄立华教授主讲,他以其深厚的学术背景和对戏剧叙事学、认知语言学的独到见解,带领听众走进了文学与脑科学的交汇点。
黄立华教授首先回顾了经典和后经典叙事学的六大主要研究方向、代表学者及其主要理论观点,并着重强调了神经叙事学的起源和发展,从口头故事讲述的传统到现代神经科学在文学中的应用,展现了这一跨学科领域的历史脉络。
在讲座的核心部分,黄立华教授细致梳理了文学作品中的神经疾病叙事,将其分为神经戏剧、神经诗歌和神经小说三大类别,并介绍了各个领域的代表性作家及其杰作。他以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和雨果的《沉思录》等经典文学作品为例,分析了这些作品如何通过扭曲和碎片化的语言表达人类复杂的心理状态和神经疾病对个体的深远影响。
黄立华教授进一步探讨了神经叙事学在文学创作中的应用,强调文学作品中对大脑和认知的深刻洞察反映了人类对自我认知的不懈追求。他引用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的观点,强调了大脑在情感、思考和感知中的核心作用,并指出神经叙事学正是在此基础上,探索文学与脑科学之间的紧密联系。他提出,神经叙事学不仅关注文学作品中的神经疾病叙事,更深入地探讨了人类大脑如何塑造叙事的构建和理解。
黄立华教授预测,神经叙事学的研究将在未来吸引更多跨学科领域的关注,包括自然科学、脑科学、物理科学等。他鼓励在场的教师和学术爱好者将这一跨学科视角融入到自己的研究和教学中,以期在文学与神经科学的交叉领域取得新的突破。
在讲座的尾声,黄立华教授建议研究温州学的青年学者们尝试以符号学为理论支撑,进一步探索神经叙事学领域。他的话语激励着在场的每一位听众,期待在文学与神经科学的交汇处开启新的学术篇章。
张劭祺/文 褚温琪/摄
审核人:姜闽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