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创业馆,共话育人策——国际学院新教师共研课程思政与品牌融合
作者:王禹、金安琪/文 金安琪、李璐/图 来源:国际学院 时间:2025-11-18 19:15:00 浏览:为深化教师对学校特色品牌文化的理解,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国际学院于11月6日组织新入职教师开展专项培训。

上午8:30,新教师们齐聚南校区图书馆,在金牌讲解员卓韵棋老师的引导下参观了创业教育馆。馆内丰富的校史资料、生动的校友创业案例与前沿的产业布局,系统呈现了学校深厚的商业教育底蕴与“敢为人先”的创新创业精神,为在场的教师们提供了直观而深刻的品牌文化体验。


参观结束后,教师们移步至博闻楼B413会议室进行交流研讨。与会教师围绕参观感悟,结合各自课程特点,就课程思政的内涵理解及学校两大品牌精神如何融入教学实践等议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分享。
在课程思政本质的理解上,与会教师形成了广泛共识。伍舒畅、王禹等老师认为,课程思政不是简单的“内容附加”,而应是“润物无声”的价值引领,需要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塑造有机融合。这种融合不是生硬的说教,而是要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自然渗透到教学全过程,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价值引导。
关于两大品牌精神融入课程思政的路径,新教师们提出了创新性的见解。丁佳华、黄烨炜老师从“商行天下”角度,提出通过模拟商业谈判、项目式教学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商业思维和创新能力。周璟老师建议通过地域商业文化对比,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在“善行天下”方面,叶丹、叶宇轩老师强调要深入挖掘本土文化资源,通过讲述温州商业历史、引入地方杰出人物案例,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

曾朔朔副院长在总结发言中指出,课程思政要真正“融入课程血脉”,做到“见人见事见思想”。她希望各位教师能将今日所感所悟转化为具体的课堂设计,让学校的课程思政既保有统一的“商善”底色,又能在不同课程中绽放多元特色。同时,她鼓励新教师们继续参观爱心教育馆,完整深入地理解学校品牌文化,共同擦亮“商行天下、善行天下”的育人名片。
此次沉浸式培训深化了新教师对课程思政的理解,为将学校品牌精神有机融入教学实践探索了有效路径。与会教师们表示,将把培训所得转化为教学实践,为培养兼具全球竞争力与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青年贡献力量。
(国际学院 2025年11月18日)